古文警句

摘要:古文警句:1、终日乾乾,与时偕行。——《周易.乾.文言》2、临难毋苟免。——《礼记.曲礼上》3、宁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——《北齐书.元景安列传》4、君子强学而力行。——杨雄《法言.修身》5、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——《论语.学而》6、人无远虑,必有近

1、士虽有学,而行为本焉。——《墨子.修身》

2、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——《礼记.中庸》

3、前事之不忘,后事之师。——《战国策.赵策》

4、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。(担心)——《宋史.王安石列传》

5、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——《左传.宣公十二年》

6、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——朱柏庐《治家格言》

7、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——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

8、有公心必有公道,有公道必有公制。——傅玄《傅子.通志》

9、人人好公,则天下太平;人人营私,则天下大乱。——刘鹗《老残游记》

10、志不强者智不达。——《墨子.修身》

11、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——《论语.里仁》

12、有志者事竟成。——《后汉书.耿弇列传》(名言网)

13、义之所在,不倾于权,不顾其利。——《荀子.荣辱》

14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(www.mingyannet.com)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——《老子》

15、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——《三国志.蜀书.先住传》

古文警句

16、盛年不重来,一日难再晨。及时当勉励,岁月不待人。——陶渊明《杂诗八首》

17、孝在于质实,不在于饰貌。——桓宽《盐铁论.孝养》

18、单者易折,众则难摧。——崔鸿《三十国春秋.西秦录》

19、惟公则生明,惟廉则生威。——石成金《传家宝.绅瑜》

20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——《论语》

21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——《论语.为政》

22、有志不在年高,无志空长百岁。——石成金《传家宝》

23、粉身碎骨浑不怕,留得清白在人间。——于谦《石灰吟》

24、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——《论语.子路》

25、生亦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——《孟子.告子上》

26、宁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——《北齐书.元景安列传》

27、名节重泰山,利欲轻鸿毛。——于谦《无题》

28、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——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(名言网)

29、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——《论语.卫灵公》

30、先义而后利者荣,先利而后义者辱。——《荀子.荣辱》

31、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——《旧唐书.魏征列传》

32、博学而详说之,将以反说约也。——《孟子.离娄下》

33、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——《论语.述而》

34、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——曹植《白马篇》

35、君子强学而力行。——杨雄《法言.修身》

36、亲仁善邻,国之宝也。——《左传.隐公六年》

37、事父母,能竭其力。——《论语.学而》

38、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——《论语.子路》

39、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——李商隐《咏史》

40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——《论语》

41、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——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42、秦恶闻其过而亡,汉好谋能听而兴。——薛瑄《读书录》

43、贫贱之交不可忘。——《后汉书.宋弘列传》

44、少年易老学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。——朱熹《劝学》

45、以公灭私,民其允怀。——《尚书.周官》

46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——《老子》

47、以家为家,以乡为乡,以国为国,以天下为天下。——《管子.牧民》

48、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——《礼记.大学》

49、以爱己之心爱人,则尽仁。——张载《正蒙.中正》。

50、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——陆游《示儿》

51、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——《论语.雍也》

52、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。——《孟子.离娄上》

53、君子贤而能容罢,知而能容愚,博而能容浅,粹而能容杂。——《荀子.非相》

54、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——《论语.学而》

55、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——李清照《乌江》

56、终日乾乾,与时偕行。——《周易.乾.文言》

57、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——《论语》

58、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——《论语.子路》

59、不蔽人之善,不言人之恶。——《战国策.魏策》

60、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——《周易.系辞上》

61、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——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

62、临难毋苟免。——《礼记.曲礼上》

63、有功则赏,有罪则刑。——司马光《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》

64、实事求是。——《汉书.河间献王刘德传》

65、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。——《荀子.修身》

66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——《论语.为政》

67、爱亲者,不敢恶于人;敬亲者,不敢慢于人。——《孝经.天子》

68、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——《礼记.礼运》

69、运筹策帷帐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。——《史记.高祖本纪》

70、知耻近乎勇。——《礼记.中庸》

71、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——岳飞《满江红.写怀》

72、人孰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——《左传》

73、仁者必有勇,勇者不必有仁。——《论语.宪问》

74、公生明,偏生暗。——《荀子.不苟》

75、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——《孟子.尽心上》

76、学贵得师,亦贵得友。——唐甄《潜书.讲学》

77、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——《老子》

78、人有耻,则能有所不为。——朱熹《朱子语类》

79、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。——《管子.牧民》

80、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——诸葛亮《诫子书》

81、百闻不如一见。——《汉书.赵冲国传》

82、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,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。——《荀子.性恶》

83、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——苏轼《晁错论》

84、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——《诗经.小雅.蓼莪》

85、忠言逆耳利于行,良药苦口利于病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
86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——《论语》

87、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——《周易.系辞下》

88、兄弟敦和睦,朋友笃诚信。——陈子昂《座右铭》

89、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。——刘勰《文心雕龙.知音》

90、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——《论语.卫灵公》

91、见义不为,无勇也。——《论语.为政》

92、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——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93、古人学问无遗力,少壮工夫老始成。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——陆游《冬夜读书示子聿》

94、闻过则喜,知过不讳,改过不惮。——陆九渊《与傅全美》

95、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——《后汉书.班超列传》

96、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——屈原《离骚》

97、义以生利,利以丰民。——《国语.晋语》

98、位卑未敢忘忧国。——陆游《病起书怀》

99、礼之用,和为贵。——《论语.学而》

100、取之有度,用之有节,则常足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101、知而好问者圣,勇而好问者胜。——《文字.自然》

102、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。——《论语》

103、爱之不以道,适所以害之也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104、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。——《礼记.经解》

105、乐不可极,极乐成哀;欲不可纵,纵欲成灾。——吴兢《贞观政要.刑法》

106、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。——朱熹《答巩仲至》

107、夫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。——《新五代史.伶官传序》

108、眼前多少难甘事,自古男儿当自强。——李咸用《送人》

109、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——《论语.卫灵公》

110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——《论语.学而》

111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。——《论语.宪问》

112、谨于言而慎于行。——《礼记.缁衣》

113、善学者,假人之长以补其短。——《吕氏春秋.用众》

114、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——孟郊《游子吟》

115、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——麦孟华《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》

116、五刑不如一耻。——吕坤《呻吟语.治道》

117、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。——《孟子.告子下》

118、能胜强敌者,先自胜者也。——《商君书.画策》

119、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。——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

120、轻诺必寡信。——《老子》

121、苟利国家,不求富贵。——《礼记.儒行》

122、善不可谓小而无益,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。——贾谊《新书.审微》

123、民无信不立。——《论语.颜渊》

124、人必其自爱也,而后人爱诸;人必其自敬也,而后人敬诸。——杨雄《法言.君子》

125、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——《左传》

126、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——刘禹锡《酬乐天咏老见示》

127、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君子淡以亲,小人甘以绝。——《庄子.山木》

128、人不可以无耻,无耻之耻,无耻矣。——《孟子.尽心上》

129、见善则迁(学习),有过则改。——《周易.益.象》

130、名必有实,事必有功。——荀悦《申鉴.俗嫌》

131、惟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。——《论语.里仁》

132、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——《老子》

133、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。——《汉书.董仲舒传》

134、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——郑燮《竹石》

135、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——《荀子.劝学》

136、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——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

137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。——《孟子.告子下》

138、义者,心之养也;利者,体之养也。——董仲舒《春秋繁露.身之养重于义》

139、临患不忘国,忠也。——《左传.昭公元年》